本网讯 唐一凡 报道:中飞院自建校以来,担负着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职责,学院以办人民满意大学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民航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以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为目标,狠抓特色,顺势而为,在教学训练的各环节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坚持以飞为主,优化训练模式
民航飞行员始终是民航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十三五”期间,中飞院始终坚持做好“以飞为主”这篇大文章,把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飞行员培养规律作为办学基本遵循,既入主流,又强特色,全力抓好飞行员培养,突出飞行训练的专业特色,做大做强飞行技术专业主业,大力拓展训练资源,积极改善训练条件,充分挖掘训练分院潜力,深化“分院+基地”训练组织模式,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努力办高水平特色大学。
五年来,学院不断拓展川内、北方两个训练网络,加强与国内141训练学校的深度合作,陆续在梧州、哈尔滨建设合作飞行训练基地,聚焦主业,进一步扩大训练能力。随着训练能力不断提升,中飞院航线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各分院直面困局,主动出击,稳步推进“分院+”训练组织模式,航线资源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十三五期间,新津分院自贡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分院+基地”训练新模式顺利展开,绵阳分院正式赴永川机场开展“试训”,洛阳分院赴周口西华通用机场开展“试训”。广汉分院和遂宁分院也积极努力,开通了多条训练航线。学院训练网络得到了极大扩展,训练资源进一步丰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和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自贡训练基地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协调、紧锣密鼓组织训练工作,充分发挥了学院川南训练“支点”的作用,训练基地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五年里,校企合作有序推进,中飞院与梧州航校、北大荒通航深度合作,正式挂牌中飞院梧州和哈尔滨两个训练基地。中飞院“南北训练基地”的成立,不仅拓展了学院飞行训练的渠道和培训能力,也直接推动了中国民航飞行员培训行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梧州基地已接收中飞院4个批次155名整体课程学生。
完善管理体系,提高训练质量
五年来,中飞院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训练质量。依风治教、依规施教、从严治教、统筹运教,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严把飞行训练标准。制定行业领先的教学训练体系,紧跟行业发展开发ACPC等课程,拓展学院飞行训练课程体系,传承“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九字经,树立行业质量标杆。
中飞院始终坚持飞行训练质量为立校之本,以质量促发展为主线,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院飞行训练质量。严把新教师入口关。中飞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教师队伍,而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培训出来的,是严格管理出来的。疫情期间,中飞院对以往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修订并完善了《新教师培训管理手册》,通过规范新教师选拔程序和标准,制定培训过程管理制度、培训课程和检查程序,全面提升新教师培训标准和培训质量。如今,新教师培训条件更好、培训方式更优、培训要求更高、师资队伍更强、考核标准更严,通过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采取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培训效果显著。中飞院将按照手册要求,持续监督各分院新教师培训的质量,通过高强度的打磨历练,帮助新教师建立合格的岗位胜任能力,顺利完成从学员到教员身份的转变。持续开展教师资质能力提升。中飞院积极开展飞行教师资质能力提升培训,帮助教员进一步了解运输需求、增强运输航空理念,有效弥补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之间的“短板”。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教考分离、坚持质量分析制度,充分体现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在质量管理体系(QMS)中的运用。
以规范教学训练作为强质量的重要抓手。首先是夯实基本驾驶术的教学能力,针对新教师多的特点,在全学院和两个基地的飞行教师中开展了基本驾驶术教学培训研讨工作,规范“示范、提示、放手”三步教学法的应用,统一起落航线关键技术的讲解方法和注意力分配引导方法,要求飞行教师在规范统一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总结提高。其次,中飞院编写了各机型多人制机组协同程序,完善了各机型标准操作和训练程序(SOP),要求从仪表等级阶段训练开始,全面恢复“双人制”飞行程序,以便提高学生的程序意识和多机组协同能力,更好地与航空公司运行实际接轨。同时,为保证高性能训练质量,中飞院出台了《高性能飞机/模拟机教学规范》。严抓大纲符合度。中飞院制定了《各分院转场信息统计表》,在对大纲符合度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对学院转场航线利用率提供数据支持。持续开展飞行员核心胜任能力研究。促进飞行培训理念的“三个转变”,即培训目标由“执照飞行员”向“职业飞行员”转变,训练方式由“基于科目”向“基于能力”转变,管理模式由“分阶段管理”向“全生命周期”转变;通过研究,开发了《基于核心胜任能力的高性能训练大纲》,出版了《中国民航飞行员胜任力训练基本问题研究》,并在2020年全国首届整体课程培训学校交流会、全国飞行员协会训练工作会上做经验分享交流。
五年的砥砺奋飞铸就累累硕果。“十三五”期间,中飞院培养规模逐步扩大、飞行训练量稳步提升。飞行专业年录取人数由2048人最高增至2820人,年均毕业规模近1700人。飞行训练总量175万小时,较“十二五”增长7%,年训练量由32.8万小时最高增至37.8万小时,真机年训练量由26.1万小时最高增至30.3万小时,培养体量位居全球第一。
各部门通力合作,安全记录再创新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三五”期间,中飞院完成了199架飞机、4台模拟机、24台练习器的购置。学院空管部门针对ADS-B不同制式信号融合、航路航线拓展导致的通讯监视盲区、校内转场航线调整等带来的安全风险,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制定完善保障措施,确保风险可控。面对学院新旧机型“双线作战”的问题,机务部门把飞机发动机、飞行操纵、起落架等关键系统的维修维护作为重点,防止重大突发性机械故障,加强不同机型故障规律研究,科学分析,提高排故能力,提高维修工艺,把机型故障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机场管理部门也先后实施了绵阳机场空管设施、广汉机场空管设施、洛阳机场空管设施等改造项目,有效改善了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为飞行训练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为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打开训练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月27日,民航局向全行业下发通报: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实现连续安全飞行300万架次。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安全奖励办法》,民航局决定授予中飞院“飞行训练安全五星奖”。中飞院成为中国民航唯一两次获得“飞行训练安全五星奖”的飞行院校。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中飞院始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守“三个底线”,坚持“三个敬畏”,落实“三基”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飞行训练安全工作,持续创造飞行训练安全新纪录。
远举高飞,博学笃行。作为全球飞行训练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民航高校,中飞院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好“以飞为主”这篇大文章,是中飞院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五年来,中飞院的银鹰始终翱翔在祖国广袤的天空中,托举着一批又一批的雏鹰展开羽翼,飞遍神州,飞向世界。